第12章
第12章
说来也怪,此番病过之后,崔谨身子大盛往昔。 只是因着某段不足为人道的心事,瞧着一天更比一天愁容满面。 秋雨也一场接一场地下。 待天气有所好转,已临近十月,崔谨始终没再见过他。 崔谨挑了个日子,打算到天一观拜见师父。 上次去观里意外落水,兼之婚期将近,崔夫人担心再出差错,便陪同一道出行。 尚未出城,忽闻一阵sao乱,前方人群挤得水泄不通,无法通行。 “发生了何事?”崔夫人问管事崔平,崔谨也坐在后面的车里,好奇掀帘。 崔平忙打发人到前面,人多嘈杂,崔夫人不放心崔谨,抛下车驾到后面与继女同乘一车,准备改道绕过人海。 过了片刻,探路的小厮跑回来,在崔平耳畔低语几句,崔平回道:“回夫人,几个不要命的江湖人临街斗狠,惹得百姓围观,才拦住去路。” “派两个人去告官,免得弄出人命。”崔夫人端庄坐于车内,命人落帘,“走罢。” 崔谨敏锐察觉到,继母听到“江湖人”三个字的时候,略有动容。 一时不解,却也想不出什么眉目。 马车驶出不远,身后传来叫骂声:“景陌!你这烂肚黑心的贼子,老子今日定将你斩于刃下。” 多大仇怨,青天白日就敢在天子脚下寻衅,万一误伤寻常百姓……崔谨不由蹙眉。 崔夫人紧张掀帘,崔谨顺着一角缝隙向外看去。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风驰电掣掠过马车,地上留下带血脚印,崔谨没看清两人容貌,只隐约记得两个都遍体鳞伤,在前奔逃的那人伤得尤其重些。 崔夫人花容失色,伏在窗边遥遥眺望,泪意涟涟,崔谨关切问道:“母亲可是身有不适?” 崔夫人这才惊觉继女就在身侧,连忙摆正身躯,勉强笑道:“乍见血腥,未免心惊害怕,一时管不住眼泪,让你见笑了。” 看着继母眼角余泪划破妆容,留下的红痕,崔谨默不作声,将手帕轻轻放到她手里。 之后一路上崔夫人心事重重,崔谨都看在眼里,将出城门之际主动提出分道扬镳:“母亲许久未到佛前进香了吧?今日何不到护国寺看看?” 崔谨信道,而继母陈娴礼佛,两人信仰南辕北辙,谈不到一处去,却不影响她们相互尊重,互不干涉。 “佛前哪日都去得,倒是你,难得出门一趟,不好再有闪失。” “我不碍事,而且师父她老人家喜静,这么多人闹哄哄上山,恐怕会惹她不悦。” “……也罢。” 玄辰真人性子古怪,崔夫人自然是晓得的,她千叮咛万嘱咐,让下人照顾好崔谨。 崔谨到得观中,坤道人们做完早课,又在念经打醮。 无人接引,于是撇下丫鬟仆人,熟门熟路自行到后面的元辰殿。 “嗯……慢点……轻点……呜……” 殿内传出暧昧呻吟,吓得崔谨脚步一顿,不敢继续向前。 “呜呜呜……师父……不要了不要了……呜呜……” “乖……辰宝听话,呃……乖孩子……” !!! ??? 这是? 陌生的男声和rou体激烈碰撞的声音交杂,如当头霹雳,震得崔谨心惊rou跳,脑子嗡嗡直响。 崔谨不算全然一张白纸,有那人曾对她做过那些事,她大抵能猜出里面的人在做什么。 前面女道士们设坛作醮,道场庄严。 谁知竟有人背着她们秽乱清净之地,亵渎神明。 而此人,还是她的师父……那个传说中道法通神、已臻化境的玄辰真人??? 崔谨心中翻江倒海,更令她无法接受的是,同师父……颠鸾倒凤的那人,貌似是师父的师父,她的师公。 就在她胡思乱想、想转身撤退之时,殿内yin声顿止,貌似迷乱交欢的两人发现了她。 “明怀既来了,为何不见过为师就要走。” 崔谨回首,殿门大开,玄辰真人身穿宽松道袍,同往常那般正襟危坐,丝毫瞧不出异样,崔谨都怀疑方才的声音是否是幻听。 “拜见师父。” 崔谨发现师父身旁的老狼毛发略有些潮湿,便不由得多看了两眼。 老狼视线淡淡瞥过来,灰绿的眼瞳摄人心魄,崔谨忙低头避开。 崔谨向师父说了皇帝赐婚之事,玄辰听罢先是一阵沉默,而后爆发怒骂:“姓元的就是无耻下贱!” “除了抢掠他们还会做什么?恩将仇报,恬不知耻!” 老狼用尾巴轻轻抚了抚她的脑袋,玄辰瞬间冷静,对崔谨说:“抱歉,为师失态了。” 崔谨乖巧摇头。 虽然不知道师父和皇室究竟有何恩怨,崔谨还是坚定地站在师父这边。 “你想嫁吗?明怀,你可心悦喜欢那个元清。” “我……”崔谨犹豫。 她对元清,自然是不曾心悦,也没有喜欢。 这些时日,她大概想清楚了,以元清的处境,和他不得帝心的现状,能成功求得皇帝赐婚,只怕是皇帝本人十分乐于促成这门亲事。 皇帝为何这般,只能是因为忌惮她的父亲。 他出身名门,却与家族有隙、断绝往来,在朝堂上一直是孤臣,是清流,皇帝不会允许他有同盟。 皇帝不知道的是,他早于暗中与家族和解,同意续娶陈娴,便是他向族中低头的证据,如今整个崔氏,也以他马首是瞻,尽听他的号令。 崔谨也是两三年前才知道这件事,也是那之后,她对继母不光有愧疚,还有心疼。 那样好的一名女子,命运却掌控在别人手中。 崔谨自小跟着父亲熟读经史,于史事政事都颇有见地,对皇帝那点不鲜见的伎俩,自然很容易看透。 可是不论皇帝手段如何,他都是皇帝,是至尊,是天子,而天子之怒,流血千里。 她没得选。 “小明怀,你若不愿,没人能强迫你,随为师离开长安,如何?” 皇帝前脚刚赐婚,后脚她便消失了,如何能取信于人?欺君的罪名,逃得开吗? “没有不愿。”崔谨咬唇回道。 不对! “师父要走?”崔谨急切地问。 “是呀,该走了。”玄辰笑嘻嘻的,崔谨却捕捉到她笑意之下的无尽惆怅。 “上回送你的东西呢?孵出来了吗?” “孵出来了,只是、只是……” 崔谨神色古怪,上前让师父看腕上的蟾蜍手镯,说了当时情景。 “哈哈哈哈哈,这个小玩意儿!怎么长这么丑,我还以为会是只小兔子呢。” “呱呱!呱!”小蟾蜍不满地叫。 玄辰双指并拢,向崔谨手腕一点,手镯光华大盛,久久之后上面仍有荧光闪动,“丑东西,以后我的小徒儿就交给你保护了,她要有闪失,我饶不了你。” “咕呱!呱!呱!知……呱!道……” 最后,玄辰敛容正色,对崔谨道:“你这孩子什么都好,就是太正经,将俗人眼光看得太重。” 崔谨心里一慌,怕师父知道些什么,只听玄辰继续说:“有些事,莫看旁人,莫问天地,多问问自己的心。” “是……徒儿谨记。” “又谨记……你、唉,你这孩子,怎么说你好。” 离开时,殿门关上的瞬间,崔谨恍惚看到,原本老狼的位置,出现一名淡漠出尘的白衣男人,向师父张开怀抱。 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