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12 從我沒辦法說的部分開始
3-12 從我沒辦法說的部分開始
澪回台灣之後,他的日子沒有出現明顯變化。 課程、實驗室、資料模型訓練、每週兩次的基因分析會議,一切照舊。他甚至還接了一份資料前處理的助教工作,工時短,酬勞不錯。 跟其他人一樣,他知道該怎麼過得看起來正常。 那晚跨年活動,是蒼大傳訊息來叫他的,訊息簡短: 「下樓!你沒理由一個人宅著吧,MIT煙火真的蠻像樣的。」 他回了個「好」,便出門了。 廣場的光線比往常更亮。 全息投影覆蓋整個空間,天空上是數位製成的銀白星系,緩慢旋轉著,圓頂中央浮著倒數計時的數字。 背景音樂混著未來感合成樂與弦樂段落,遠處有節奏緩慢的電子鐘聲。 嶺翔站在人群之中,手中握著一瓶加熱過的蜂蜜茶,剛才蒼大的女友艾米硬塞給他的。他禮貌接下,喝了一口,沒說好不好喝。 蒼大正在一旁帶頭拍手起哄,語音生成的AI倒數遊戲讓大家玩得很開,艾米笑得前仰後合。 嶺翔笑了兩下,也跟著喊了幾句。他站得不遠不近,笑得剛剛好。 麥琪在另一邊,和兩位女性朋友一起舉著會發光的透明棒棒糖,互相幫對方拍照。 她有看向他,但沒走過來。 他也沒有招手。 全息數字進入倒數倒數階段,廣場上人聲逐漸聚焦: 「Ten. Nine. Eight...」 嶺翔也跟著倒數,聲音沒有落拍,手裡的瓶子還微微冒著蒸氣。 「Three. Two. One——!」 廣場瞬間亮起,四周升起幾道煙火型的光束,炸成幾何形狀的光網。 氣氛熱烈,有人拍手,有人尖叫,也有人開始轉圈擁抱。 他轉頭對蒼大笑了笑,說了聲:「新年快樂。」 蒼大拍了他肩膀一下:「2051,man!你還欠我一杯!」 嶺翔笑,舉杯虛敬。 麥琪也笑著和朋友們擁抱,在背景裡轉了一圈,再一次朝他看過來。 他沒有察覺到她的注視,只是抬頭看著煙火。 一切都很自然。 他沒有缺席。 但當煙火聲漸漸收束、星光動畫緩慢散開時, 他忽然感覺到自己手中的瓶子已經沒了熱氣。 * 跨年之後的幾天,整個校園都慢了下來。 IAP(獨立活動期間)開始了,課表變得稀疏,大部分人都選了輕鬆的短期課或乾脆去旅行。只有少數像他這樣待在校內做研究的學生,還在照常上工。 研究室依然亮著,實驗依然跑,但空氣變得乾燥又靜,像冬天壓過來後遺留的尾音。 嶺翔的生活並沒有太多改變──只是更少人打擾,更容易在一個人的狀態裡陷進去,不必掩飾什麼,也沒有誰來問你最近怎麼樣。 通知跳出來的時候,他正在整理研究數據。 螢幕右上角彈出制度App的標準訊息框: 【E-1220任務結果更新】 對象 D02-R(Camille)已於預定排卵期後第14日確認懷孕。 任務登錄狀態已轉為「完成」;後續將進入產期追蹤與新生兒健康監測階段。 感謝您的配合與貢獻。 訊息冷靜、簡短,連圖像都沒有,只是一排文字跟一個綠色進度圈。 他坐在書桌前,盯著螢幕沒動。 這不是他第一次完成任務,但這次的感覺卻比第一次還要強烈。 那不是模擬結果,不是回報數值,而是一個正在形成的生命。 他放進去的,留在了裡面。 制度規範裡清楚寫著:任務配對完成後,種父無權參與後續育兒決策,但有權閱覽制度提供的生產與早期成長追蹤報告。 他能追蹤這個孩子到五歲,包含基因表現、行為模式、語言發展曲線。 他不知道那種報告看起來會是什麼樣,但他知道,那孩子會以某種格式留存在系統裡。 他的基因,會被評分、分析、標記、列印在報表最下方的一個欄位中。 他忽然想知道,卡蜜兒會怎麼看待這一切。 於是他打開瀏覽器搜尋。他找到卡蜜兒的IG,已兩年多沒更新。 他滑下去,看到兩三年前的貼文: 卡蜜兒靠在朱利安肩膀上、手裡拿著咖啡; 兩人在法國南部某個山城拍的一段影片,朱利安在街邊唱老歌,卡蜜兒在笑; 一則限動的存檔,拍的是朱利安親吻她額頭時她偷笑的樣子。 他沒有預期自己會那麼難以移開視線。 朱利安的長相,在某些角度與他過於相似──輪廓、眼型、甚至在說話時那種「聽起來很冷靜、但其實情緒藏得很深」的聲音節奏。 他關上網頁,但腦子裡的畫面停不下來。 他想到了希麗雅,正在遠方某處懷著他的孩子。 他想到了麥琪,她曾經那樣靠近他,結果卻被他一句句推離。 他想到了澪,那個他幾乎沒經過思考就吻下去的人──不是任務,不是安排,是本能。 一連串人名閃過,像壓縮檔案裡的標籤逐一打開。 他的腦子忽然卡住,像處理器過載。 但他沒有適合的訴說對象。 蒼大不懂,其他人更不用說,澪……她已經回台灣了,而且她說了,那件事沒有發生。 他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點開了校外心理診所的網站。 只是下一個畫面上,已經跳出預約時間表。 他沒有選太近的時段,只是滑了一下,挑了個四天後的下午,填完資料,按下送出。 這是他第一次主動做一件不為制度、不為任務,也不為任何人的事。 只是為了讓自己,停下來。 * 從1月3日系統發出懷孕確認通知後,他就沒再主動開過那個App。 他知道那不是一個可以用來對話的地方。就像制度給的身份,不是拿來被理解,而是被評估。 他打開了校外心理諮商合作名單,滑過幾家後,挑了一間評價寫著「安靜、不會亂問問題」。 今天他提早到了十分鐘。診所安靜得像無人值班的圖書館。 接待人沒問多餘的問題,只說:「請坐,等叫號。」 他在長椅上坐了十五分鐘,靜靜地。 手肘搭著膝蓋,指節互握。他低著頭,像是在等一個宣判。 腦子裡卡了太多人。 希麗雅、卡蜜兒、麥琪、澪的名字—— 混成一團,看不清、理不順,也無從分類。 他的邏輯與紀律,就像被一根頭髮攪亂的齒輪,微小,卻足以讓整個機構停擺。 門開時,他抬起頭。 裡面是個年約四十的女性諮商師,戴著眼鏡,聲音不高。沒有問他的姓名,只問了一句: 「想從什麼開始說?」 他沒有立刻回答。他在思考,要怎麼說出自己的煩惱,但又不洩漏任何關於「機構」、「任務」、「觀察員」的字眼。 他慢慢坐下,低頭看著自己的手——掌心乾燥,指節發白。那是完成任務後、洗過兩次澡還沒完全乾的掌紋。 「從我沒辦法說的那部分開始吧。」 她看著面前這個學生,長相帥氣,身形挺拔,眼神冷靜,講話不多,卻從一坐下就讓空氣有點沉。 她問:「你是第一次來談?」 他點頭。 「需要我幫你聚焦嗎?還是你想自己開始?」 他想了幾秒。 「我最近的情緒,有點……塞滿。」 「怎麼個塞法?」 他低聲說:「一個女人肚子裡有我的小孩;一個女人和我曖昧,還有親密接觸;一個女人在床上抱著我哭;還有一個女人,我在某個情況下吻了她,她也回吻,但我不確定那算什麼。」 心理師挑了下眉,沒有笑,筆尖輕輕落在紙上。 她不是沒看過渣男,但這麼理所當然地彙整感情災情的,還真不多。 「你現在的困擾是……選擇困難?」 他搖頭。 「我只是……不太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些事。」 「那這些事裡,你最在意哪一個?」 他沉默幾秒。 「接吻的那一個。」 她收斂了一點原本在心裡打轉的標籤,語氣平穩下來。 「你說的那個人……你不確定是喜歡,還是——?」 「我會跟她私下交流,會想跟她說話,我們曾有一些親密碰觸,但沒有感情來往,沒有發生性關係,」他低聲說,「但我不能太靠近她,不能太親密,否則會違反規定,而且我們的身分也不適合。所以我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喜歡她。」 她眼神停留在他臉上多一點點,腦中浮出「年齡差距」「關係禁忌」幾個關鍵字,語氣仍維持中立。 「你們年紀……差很多嗎?」 「差很多嗎?我不知道,但不是四五歲的差距。」他想到不能給太具體的數字。 「她是??你的老師?」 「要這麼說也可以吧,她教了我很多東西。」他想要避開「觀察員」三個字,但想不到什麼可以取代,只好淡淡地點了下頭。 她的筆在紙上輕輕劃了一下。 權力不對等。倫理風險。學生投射。對方未明確拒絕。 「她跟你說的其他人,在你心中有何不同?」 他思考了一下。 「其他人我還會猶豫,但吻她的時候……我沒有。」 「她知道你的這些混亂嗎?」 「……她沒說過。」 「你覺得她怎麼看你?」 他想了想,聲音低下來: 「像是……在觀察我。一直都在。」 她沒問「觀察」是什麼意思,只記下一筆: 情感不確定 學生角色投射 自我克制強烈 「你剛說,你不能靠近她。是你自己設下的界線?」 「我跟她所在的環境還有身分……有那條界線,如果越界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前途。」 她抬頭看著他,臉上的表情似乎確認了什麼。 她沒再追問,只寫下: 衝動控制極強。情緒表達極弱。社會功能看似完整,內部結構不透明。 她低聲說:「你來得很好。至少你知道自己需要個地方,把東西放下來一點。」 江沒說話。 她補了一句:「你可以在這裡當一個沒那麼冷靜的人。不一定要說實話,但可以說點真的東西。」 他點點頭。 他離開診所時,天色已暗,風有點冷,但不像制度的那種冷,是能吹進皮膚的那種。 — 心理師合上筆記本,靠在椅背上想了一下。 「現在的年輕人……關係都這麼複雜嗎?」 她搖搖頭,嘆了口氣。 「好難猜他在想什麼,但看起來又不像在逃避。」 她想了想:「是不是該留意一下 MIT 校內的老師,有沒有人在模糊權勢關係……」 她沒多說什麼,只低頭繼續記錄,準備下一個學生。 * 早上的光線冷得像水。 宿舍對面的研究棟玻璃牆反射出斜斜的白光,照在他的桌面上,像是有人用顯微鏡觀察他生活的切片。 咖啡機剛響過,程式介面已經啟動。他登入、執行、整理昨天半夜留下的模擬數據。幾行參數跑完,他重新讀取最新一版的模型──關於Y染色體與暴力傾向的遺傳關聯模擬架構。 這是他一直在做的研究。他曾經認為這只是個假設;後來他發現,它其實也可以是一面鏡子。 變項輸入得更細了,資料清洗也更乾淨。他加了一個「家庭暴力背景指數」作為中介變項,試著讓模擬模型貼近現實的分布曲線。 一切都在運作,像什麼都沒發生過。 但有些事情,他知道,是從這個冬天開始,慢慢推動了。 不是任務,不是女人,也不是制度。 是他自己,開始對「為什麼」這個問題,想要一個答案,而不只是完成一個結果。 他喝了一口咖啡,已經不熱了,但他沒換。 螢幕亮著,指節穩定敲擊。不是為了誰,也不是為了擺脫什麼。 只是他還想再弄清楚一點,再多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