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回 皓魄當空 寶鏡升
第二十九回 皓魄當空 寶鏡升
臨淄,聚寶總坊,敲鑼打鼓放鞭炮,炸響春節,趕跑年獸,官商雲集致喜慶。 門窗貼滿「開張大吉」、「財源滾滾」、「招財進寶」等紅帖金字,聚寶坊內外全員,在坊主帶領下,於吉時統一開窗開門,貢上牲禮,點燃燭火,領眾燒香,迎財神。 鞭炮響,垃圾除,僕役侍衛清掃寶樓後院,積灰污塵倒於外,喊著「送窮鬼喔!趕窮土喔!送窮灰喔!趕窮命喔!送窮運喔!」 趕五窮,吃金餃,院前幾大鍋同煮,坊主魁武身姿,一人捧著兩大盤,盤上好幾碗元寶似的餃子,到處分送眾人,就連前來慶賀的親友,也逐一分發。 熱熱鬧鬧,街坊鄰居,周邊店家,全都分送喜糖甜果,大肆歡慶。 午時,開市。 坊主登上臨時搭建的小木台,朝四方拱手:「多謝親友嘉賓抬愛,也謝門客夥計相助,再謝皇恩浩蕩,大齊興旺,聚寶坊今日開市!」 「好啊!」「終於啊??」「早手癢啦!」 「按照慣例,明兒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賭王大賽。」坊主對著眾人笑道:「敝人已經連續當了好幾年的賭王,有些膩了,各路好手,快來將這個頭銜給搶走吧!」 「坊主賭王實至名歸!」「太難了,太難了??」「有賭便是歡,王不王的俺不在乎。」 坊主見熱鬧氣氛烘托差不多,舉臂高亮一面玲瓏鏡做結尾:「勝者還能奪得護心鏡,此乃修仙法寶,同道中人可萬萬不能錯過啦!」 「每年都是這個獎。」「我看那鏡子也平平無奇??」「笑話,法寶是你能看得懂的?」 眾人閒話議論歸議論,開市時人潮依然蜂擁而至,前樓五層,特地每層皆開,依舊人滿為患,至於達官貴人,則改由專人領至後院遊玩。 日前從各地抽調的人手,讓總坊多達百位職員齊聚,即便如此,侍衛僕役與荷士雜役,仍忙得不可開交,另外還專開一櫃,讓琉璃小仙收集那些報名賭賽之人。 不計凡人,這回報名的修士創下近十年之最,其中還有不少是赤嵩派眾人,承志也幫瀟月報了名,總計三位小仙,六位仙子,讓接待的琉璃,滿臉訝異。 劍修不應都是與劍為伍,終日磨礪心境嗎?怎麼轉性了? 承志也不管琉璃反應,率眾投壺,仗著修士底蘊,連勝幾場,群眾便不再攀比,剩下赤嵩派師兄弟門內拼比,大呼小叫,玩得不亦樂乎。 坊主在後院亦是喜迎賓客,雖說王公貴族多半不擅賭技,前來玩個幾把,純粹是沾染年節氣氛,圖個熱鬧吉祥,而院中的莊荷之官也知曉此中真意,盡量讓貴客能勝個幾場,討枚金寶錢幣回去,福光滿門。 聚寶坊賓主盡歡,喧鬧極盛。 林先生甫踏進後院,看到的便是如此之景,有別於陳先生福態身形,林先生顯得清瘦如柴,一臉黝黑倦容,穿著厚重棉袍的他,一路笑臉招呼,對熟識之人拱手慶賀,過年道喜。 直到瞧見坊主,才用嘴型無聲道:『金寶。』 坊主見狀,不動聲色,挑眉斜眼看向書閣,林先生心領神會,先一步朝那走去。 跟侯爵告罪幾聲,再跟幾桌熟客失陪,連乾幾杯自罰後,坊主也緩步跟上。 林先生在書閣內閉目養神,聽聞坊主進門後,睜眼道:「替身符用掉了。」 「喔?」坊主眼露喜色。 「是該收網了。」林先生撫掌。 「陳先生呢?」坊主皺眉。 閣內的書柏從木架後閃身而出,拱手稟報:「陳先生腹痛難耐,告假兩天。」 「快請??」坊主一愣:「郎中抓幾包藥,今日遣人急送過去。」 「遵命。」書柏快步離閣。 「符籙總冊不會錯,從冊中畫製之符,一但使用,便會變色。」林先生有些著急:「機不可失,不能再等。」 明知道此謀策劃已久,但當真要執行時,坊主竟有種不太真切之感,一時木訥:「該當如何?」 林先生從椅中站起,躬身:「傳訊淨明、妙音。」 「是啊??」坊主回神,此計北楚串連三大道門之首的淨明宗,以及在祭煉之法天下無雙的妙音閣,甚至還有??樓主首肯。 別說解憂閣閣主跟天刀門魁首兩位金丹,就算再來兩位,同樣也是身殞道消的下場。 「金寶沒有傳訊?」坊主困惑。 「應是遭追擊而無暇分身,北面尚有銀寶與瑪瑙,再過兩日便有消息。」林先生起身,目光灼灼,神色透露期盼。 坊主最後再確認:「極樂宗?」 林先生笑道:「初四便抵都城了。」 深吸口氣,坊主緊緊握拳:「好,收網。」 林先生雙眼放大,渾身顫慄,再度拱手:「遵命!」 看著林先生大步離去,坊主才緩緩鬆開拳頭,待賭賽落幕,他便要飛趕至解憂閣,趁坊主被圍殺之際,一舉奪下此閣! 「哈!」坊主厚掌拍面哈氣,轉身出閣,再度迎向賓客,滿顏堆笑,勸眾推酒,縱情朗聲。 林先生健步如風,趕至青蟒府,通報一聲,遞上名刺。半刻後,隨著侍衛入府,府中氣派森嚴,若說朱雀院是守衛大齊各方之盾,那青蟒府便是緝拿追捕重犯的大齊之劍。 途經石屋瓦舍無數,侍衛與捕快在磚道低聲交談,官員依序上崗,僕役清掃環境,再經那傳聞關押妖魔之塔,邪氣迫人,幽暗可怖,林先生加緊腳步,跟上侍衛,踏入天音廣場,已有不少人士,縱隊等候。 傳訊陣乃國之重器,除去南齊北楚與合縱盟之國府重鎮、邊境關隘,便只有餘下九大勢力能有錢財建置,也正因佈建不易,所費不貲,才廣開眾用,收納費金,稍微貼補一二。 開工首日,定有許多事務需遠距傳訊,天音廣場現有七陣,卻只開五陣,自是供不應求,而剩餘兩陣,一陣為軍方限屬,一陣則是國情專用。林先生繳了錢,便耐心排隊。 輪至他時,被侍衛引至最左之陣,並依照文書格式,填寫需傳訊的陣位,一為淨明宗道觀後山,一位妙音閣總舵,文書小吏確認後,麻利安置靈石,啟陣。 華光閃耀,風起迴旋,靈氣如雲霧散逸,林先生趕忙將袖中文書投入陣中,刺芒如獸,一吞嚥乾淨,隨即光消陣歇。接著,書吏再掏另一枚靈石,確認對應方位與距離,再啟陣,林先生又將另一紙書文投入。 大楚東北,淨明宗。 遙對境外墨熊獸族與邪門大同,鎮守一方。 宗觀立於北嶺群山中,北嶺全稱北華雪山,山脈走勢千里,橫隔兩族地界。北嶺東線南隅,冰巖山,北面為冰雪覆蓋,南面為巖石累累,淨明宗便座落於此。 正月初五申時,後山聽書檯來訊後,道童便捧書直奔主宮,住持在偏廳一邊安排下屬年節事務,一邊整理近日眾多紛雜之訊,見道童進門,和藹一笑,接過文書,微咳。 「讓明鏡來一趟。」住持對恭候一旁的道士發話。 道士拱手離去,連帶道童也轉身離房。 住持雙目微濁,遠觀似老,近看非老,身形不胖不瘦,面目中庸,若處在人群中,一眼望去,斷難認出。 他拿著千里傳訊之書細看,又抓起案上的其他紙卷查閱比對,陷入沈思。 沒過多時,宏亮嗓音傳來。 「住持找我?」明鏡道長從遠山飛落,徐徐降至主宮觀。 住持越檻而出,抬手:「收網了。」 明鏡道長亮瞳圓臉,大腹便便,手持拂塵,聽聞後頷首:「我這就走。」 「等會。」住持伸手:「這袋補氣丹拿著,飛半個時辰,補一顆,休一個時辰,再飛,如此四千里路,六個時辰便至。」 「曉得。」明鏡道長接過。 「此事雖是坊主策劃,但萬事仍聽樓主安排。」住持輕咳。 「知曉。」 「不,你不知。」住持抬手按住明鏡肩膀,看著明鏡雙眼,再次強調:「聽樓主安排。」 「??」明鏡重重點頭:「好。」 「去吧。」 語落,金丹大仙拔地而起,瞬飛離山,擾動百里靈氣,餘震波動,吹散道觀廣場飛砂走石,灌葉搖晃不停。 住持望著遠影,再咳。 「此舉??會不會錯了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