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5 種父的條件
1-5 種父的條件
時間|2048年5月10日 下午1:42 今日正式開始射精與jingye數據採集。 模擬艙內,嶺翔平躺,裸露的下半身已貼好傳感器,艙體閉合,體感模擬系統已正式啟動。 啟動前測量紀錄:陰莖長度(鬆弛狀態)為9.3公分,周徑10.4公分,睪丸左右分別為5.2與5.1公分。紀錄為S14基礎體格資料,以便後續數據比對與建模使用。 視覺與觸覺誘導程序接連執行,模擬對象已對其胸口、腹部、陰莖進行多重觸碰與koujiao模擬,但數據顯示: 【?? 性器血流上升未達標準值】 【?? 勃起反應延遲:第4分48秒無明顯變化】 D21看著螢幕,手指已準備好中止測驗流程。他偏頭看向單向玻璃後方的觀察室方向,口氣低聲平穩:「是否執行終止程序?」 觀察室內,T91未立即回應。 她目光掃過螢幕上跳動的其他數據,最後落在右下角一項標記為「情緒封閉傾向」的項目指標上。 她語氣冷靜:「啟動G級誘發法。」 她轉頭看向身側的M05。 「你進去。」 M05一言不發,起身,推門而出。 —— 當模擬艙再次打開,嶺翔還未從低頻電流的催動中完全清醒。 他感覺到有人的氣息靠近,但沒有過於強烈的聲響。那不是模擬對象走近的步伐,而是真實、有重量的人體穿過空間的聲音。 他緩慢睜開眼,光線微晃。一道身影坐在他床邊——是她。 M05。 她盤起頭髮,仍穿著制服,坐得筆直,語氣卻壓得很低。 「我會協助你完成測驗。」 嶺翔尚未說話,她已伸出手,輕輕握住他的手腕,將他的掌心按在自己的膝蓋上,像是在傳遞某種節奏。 「你不是不能勃起,」她聲音平穩,像在陳述公式,「你只是不習慣讓自己被觀看。」 那一瞬間,她靠近了。 她沒有脫衣服,沒有挑逗,只是將手覆在他小腹上,溫度通過皮膚傳遞進來。他的肌rou反射性一抽。 「呼吸慢一點。」她低聲說。 「你身體的系統知道該怎麼反應。它只是還在等你允許它。」 嶺翔沒有回答,但他沒有退開。 他其實知道,自己的身體機能並沒有問題。可自從昨天那場模擬中的「反性侵測驗」後,他對勃起這件事變得異常敏感。他第一次明確意識到,自己的性反應會被記錄、被評估、甚至被判斷。 而今天——沒有毛巾、沒有遮蔽,他裸著的身體被暴露在感測器與鏡頭前,任何勃起都等於在制度面前承認某種慾望的存在。那讓他緊繃,也讓他無法真正放鬆。 但她的靠近,與那句話,像是某種解扣。 她的手從他的下腹往下,停在陰毛邊緣,沒有再移動,卻讓整個下半身像是瞬間被點燃了什麼。 他漸漸硬起來。 那不是激烈的興奮,而是一種漸進的回應,像潮水、像某個他以為被壓抑很久的機制重新啟動。 他喘了一下,額角微汗。 她沒有再碰他,只是退後半步,確認傳感器穩定貼合後,對艙體外說了一句:「可以開始。」 模擬艙閉合後,艙體內溫度逐漸上升至設定值。牆面環繞式的感官模擬投影啟動,柔光覆蓋每一寸肌膚表面,針對性刺激區域的微震傳感同步展開。 —— 模擬女體進入場景。裸身、潤滑、伏身於他下方。 「你喜歡我這樣嗎……?」語音模擬系統以低音女聲輕喃,雙手撫上他的大腿內側,溫熱同步傳遞。 「我想讓你在我體內射出來……可以嗎?」 那一刻,嶺翔的眼皮微顫。 他知道這是模擬,演算法運算出的慾望套件。 但不知道為什麼,下一秒,他腦中浮現的不是那具身體,而是——M05的聲音。 那句「你做得很好。」 他的陰莖劇烈跳動了一下。 嶺翔的陰莖筆直撐起,龜頭緊繃發亮,皮膚因血液集中而泛著薄汗與緋紅。 傳感器早已完成貼合,數據面板顯示: 【完全勃起長度:17.8cm|周徑:14.3cm】 【搏動頻率:穩定|反射敏感度:高位區】 觀察室內,M05坐在螢幕前。 她原本不該分心。但那根陰莖,在畫面裡清晰到無可忽視。 每一次微動,連帶著下腹肌rou的收縮;皮膚下血管浮起、來自體內的熱度,像某種本能力量自地表噴發——那不是簡單的性反應,而是一個高張力控制體的宣告: 「這不是他第一次勃起,但這是他第一次,為制度射精。」 她記錄每一秒波形,卻不可避免地注意到:他下腹的肌rou隨節奏不斷收緊,陰莖幾乎在空氣中不斷抽動,像是過熱的發條。 模擬女體騎乘進入,陰道濕熱且收縮,夾緊他的龜頭,每一下落下都讓整根陰莖深陷溫黏的熱rou裡。 她開始加快。 嶺翔的喉嚨發出壓抑的喘息,背部因肌rou緊繃而貼緊椅面,整個人像被驅動在一條極限軌道上。 「我要你全部給我,射進來……好嗎?」 他來不及回答。 體內電流閃過一個波峰,他下腹一緊,腰部前挺,陰莖深埋體內的瞬間劇烈地抽動了數次—— 射精開始。 液體被送進模擬體內的收集腔,儀器精確紀錄: 【射精總量:8.9ml|射精持續時間:6.3秒|間歇式波動:5次主波段】 艙體內仍傳出他不自覺的喘息聲。 而那根陰莖仍在持續跳動,在高潮後的餘波裡抖動著,龜頭泛著亮澤,jingye尚有殘餘附著在感應器上。 觀察室內,M05靜靜看著。 她記下每個數據,但眼神在畫面結束時短暫停留了幾秒。 那根龜頭仍在震動。 她低聲寫下最後一句紀錄: 【本體高潮延續反應時間高於預測模型,全程反射控制穩定,慾望觸發點疑似為語音暗示與具體照護詞彙結構。推定具深層同理型刺激偏好。】 * 任務結束後,嶺翔坐在一間半開放式的心理訪談室,牆壁是木紋灰白,隔音做得很好。對面坐著一位年約四十的心理師,代號 E07,穿著制度內部的深灰制服,語氣溫和、不帶壓力。 E07打開紀錄板,笑了一下:「不用太正式,今天只是聊聊天。」 嶺翔點頭,雙手交握放在膝上,眼神專注卻沒有敵意。 E07看著他的資料檔案,隨手翻頁:「你的家人知道你參加這個遴選嗎?他們怎麼看?」 嶺翔語氣平靜:「我沒有真正的家人。我從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送進育幼院,從來不知道父母是誰。資料裡也沒寫。」 「所以沒有人反對,也沒有人支持。」他補了一句,「但我知道育幼院的老師……她是擔心的。」 E07輕輕點頭,像是默默記下一項觀察。 他繼續問:「你可以告訴我一些關於你自己的事嗎?從小到大最有印象的事情。」 嶺翔沉默了一下,像是在過濾資訊。然後語氣平穩地開口: 「我是在南港區的一間育幼院長大的。那裡小孩很多,每天都很吵。我很早就習慣自己做事,不太喜歡爭。」 「爭什麼?」E07問。 「玩具、食物、誰先洗澡這些。還有誰哭了、誰沒哭,誰被老師罵、誰沒被罵。」嶺翔頓了一下,補了一句,「我從小就覺得,如果我能讓自己變得更安靜,就比較不會惹事。」 E07記了一筆:「那你什麼時候開始對學習、對模擬演算這些感興趣的?」 「八歲的時候,有人送了我們一台快報廢的平板。裡面有個模擬遊戲,我試著破解它的演算法。後來我就開始寫自己的模擬程序。」 「你為什麼喜歡做這種事?」 「因為在模擬裡,一切都是可以被控制的。現實裡……不是。」 E07停頓了一下,看向他,語氣平緩:「那你怎麼看待自己現在參加這個制度?」 嶺翔沒有馬上回答。他視線低了一下,聲音緩下來: 「我不怕被選中,也不怕做這些測驗。我只是……想知道,我這樣的人,真的有用嗎?」 E07看著他,不急著寫字,最後說了一句:「也許這就是制度要找的答案。」 他翻了頁,問得更深入一點:「你在育幼院,有交過朋友嗎?」 嶺翔搖了搖頭:「不容易。大部分的孩子喜歡的東西,我沒興趣。我喜歡的東西……他們聽不懂,或是覺得很無聊。」 「你喜歡什麼?」 「我也喜歡歷史、政治、文學、哲學、電影、藝術。」他頓了一下,「但最喜歡的是基因模擬、神經結構設計、遺傳數據可視化。我知道這些說出來很不合時宜,但……我沒有別的嗜好。」 「那你有沒有和誰特別聊得來?」 「有幾個,比我大,待得比較久。他們會聽我講,也會問問題。但通常不久就離開了。有些是升學,有些是轉出去。」 E07寫了一行字,然後語氣更輕了些:「那你有過感情經驗嗎?我指的是——喜歡上誰、或者被誰喜歡。」 嶺翔沒立刻回答。那一瞬間,他的眼神偏了一下。 「沒有真正的經驗。」他說,「但……我想我對人產生過好感。」 「是怎樣的好感?」 「就是……在她面前,我不太需要防備。講話不會被誤解,沉默也不是錯。」 E07點點頭,不再追問。他合上筆記本前,最後補了一句:「給你四個詞:焦慮、羞恥、內疚、悲傷。你覺得自己最熟的是哪一個?」 嶺翔停了幾秒,聲音很輕:「……羞恥吧。」 E07不動聲色地點頭:「你為什麼這麼說?」 「因為我太早知道自己能比別人快很多,但不能讓他們知道。」他抬起眼,語氣很平靜,「我不是怕被排擠,我是怕——那會變成我唯一的價值。」 E07望著他,語氣輕了些:「如果你有一個孩子,他很可能會遺傳到你某個性格,你會希望是哪一個?」 嶺翔想了一下,沒有急著回答。 「……希望他能比我更會處理孤單。」他低聲說,「或者說,如果他像我這樣不擅長依賴別人,至少……可以不要太怕自己。」 E07沉默片刻,再次提問:「你最近一次覺得自己『做錯了』是什麼時候?」 「國中的時候。」嶺翔說,「有個學弟被排擠,我沒參與,但也沒說話。後來他轉走了。我沒做什麼……但那就是問題。」 E07點了點頭,又問:「你覺得自己最像什麼樣的機器?」 嶺翔思考了一下:「像一台運算核心大過記憶體的主機吧。邏輯運算很快,但記憶常常關起來,怕塞太多會當機。」 M05坐在自己的觀察席前,眼前的螢幕顯示江嶺翔今日上午進行的心理評估完整紀錄。文字無聲地列印在眼前,每一段都冷靜、乾淨,像剛脫模的標本。 她沒有立刻讀,而是把手指停在資料頂端的備註欄,靜了一會。 心理師代號 E07 評語: 「個體自我辨識高度精確,自律與情緒控管能力偏高。自我價值建立仰賴功能性表現,對『被理解』與『被記得』有未明言的深層需求。潛在同理心強,處理情感連結時選擇克制而非疏離。」 她點開一條語音轉錄標記。 「如果你有一個孩子,他很可能會遺傳到你某個性格,你會希望是哪一個?」 「……希望他能比我更會處理孤單。或者說,如果他像我這樣不擅長依賴別人,至少……可以不要太怕自己。」 M05的手停在鍵盤上,沒有敲字。那句話像某種回音,在她腦中停了半拍。 【觀察員紀錄|制度分析向】 嶺翔對「羞恥感」的識別與語言掌握異常清晰,能將「能力優越」與「社會情緒排斥」之間的矛盾內化為倫理選擇,非自戀型思維,反映高度反身性。 對「機器」的投射敘述為「主機記憶體關閉以免當機」,顯示其長期處於情緒自我保護與功能性過度運轉的心理結構。 回應「做錯」的經驗非聚焦於自利行為,而是缺乏介入他人困境,表示其道德感建立於對「缺席責任」的理解,具深層共情潛力。 在父職相關提問中,他投射的是「能處理孤單」的能力,未指向能力或地位的複製,而是情緒自恕與調節力的期許,具備情感繼承的思考結構。 她滑動視窗,將這份備註上傳至代號 T91 的共用資料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