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书网 - 经典小说 - 種之書在线阅读 - 1-3 創世菁英生殖研究院

1-3 創世菁英生殖研究院

    

1-3 創世菁英生殖研究院



    2048年5月7日,一個星期四的上午,天氣晴朗,空氣裡還帶著春末的濕氣。

    江嶺翔站在南港展覽館轉運站的月台邊。腳下的灰色地磚乾淨、無塵,捷運車廂以每三分鐘的間隔自動進出,人群井然,不多話。

    這是他第一次搭這條線。過去他很少離開南港——育幼院、學校、圖書館,他的生活大致集中在三公里內的同心圓裡。

    他搭上往劍潭方向的藍線列車,轉乘紅線,抵達士林,再轉乘一班前往山區的接駁巴士。

    捷運車廂裡安靜得像實驗室,只能聽見空氣流動與語音提示的聲音。

    「下一站:士林轉運站。乘客請依照螢幕標示分流下車。外部空氣品質指數為良,步行距離九百公尺。」

    報到通知上標示了位置、轉乘方式與抵達時間範圍。他記得精準,像記一段程式碼的參數範圍。

    下車後,他往陽明山接駁車區走去。那是一排低噪音的無人車,沒有車頭也沒有方向燈,只有中段嵌入一道淡藍光弧,像是呼吸一樣閃爍。車身以弧面覆蓋,窗戶為自動霧化玻璃,側面浮著浮動字樣:

    GENESIS   ELITE   -   PRIVATE   BIOGENIC   ACCESS   ONLY

    他出示手機上的核驗頁面,螢幕掃描完畢,車門便無聲打開。

    車內無駕駛艙,座位稀疏,椅背會根據乘客的脊椎角度自動微調角度與脈壓。

    他坐在靠窗處,霧化玻璃內側開始浮現環境資訊:外氣溫   24.1°C/濕度62%/山區微生物活性正常範圍。

    他沒有戴耳機,也沒滑手機,只是看著那透明轉暗的窗外,一點一點進入山的陰影。城市在後退,噪音像是被關進某個透明箱裡。

    車速穩定、靜音,沿途沒有語音播報,只有週邊空氣震動與方向提示的細細光流,像是某種設計得過於完美的導航系統。

    這一切都讓他覺得新鮮。

    只是當車身輕微轉彎,露出遠處一片銀灰色建築群時,他輕輕吐了口氣。那不是一個家,也不是一座校園,而是某種機制運作的中心——

    而他,正被它吸進去。

    接駁車緩緩駛進山腰的一片封閉區域,車身未停,門便自動滑開。

    嶺翔下車後,走進一條無明顯邊界的通道。道路兩側植栽低矮修整,地面微彎,嵌有柔光導引線,像是指紋掃描後自動啟動的光軌。這一切都讓他感到新奇。

    沒有圍牆,只有視線盡頭,一棟如同嵌進山體的建築,外牆光滑如霧,形體簡潔,沒有招牌,只有入口旁懸浮著一行文字:

    Genesis   Elite   Breeding   Institute|Taipei   Sector

    玻璃門自動感應開啟,他走入其中。

    內部氣溫恰好,無冷風感。空間幾乎沒有裝飾,只能聽見一種細緻的空氣流動聲。天花板高挑,牆面呈弧形,像是某種流線型的懷抱構造,卻沒有溫度。

    中央是一道半透明的接待櫃台,無人員坐鎮,只有一塊淡銀色觸控面板浮在台面上,正在閃爍:

    【請將身分碼貼近感應區】

    他照做,手腕靠近,感應聲響起。

    下一秒,一道女聲響起,不是錄音,是即時生成,語氣平穩卻帶著輕微的同步修正音波:

    「江嶺翔,確認身份。請直行進入預約評估區,第九室已為您開啟。資料同步中。」

    語音結束後,燈光變化,地面出現一道緩緩延伸的導引光線,像是路徑浮現在他腳下。

    他依循著光走進去。

    走廊兩側都是模組化隔間,每一間門板上只顯示代碼與淡色狀態條。他經過幾間有人在內的房間,內部無聲,但隱約可見感測設備運作的光點閃爍。

    走到第九室時,門已開啟,裡面亮著淡白色的天光燈。

    他走進去,門在他身後靜靜闔上。整個空間不大,像是一個控制過聲音與空氣流速的艙體,乾淨得像無菌室,卻不壓迫。

    牆面沒有螢幕,只有一組嵌牆式的語音引導模組與一張半傾斜的模擬座椅。

    「接下來將進行生理訊號建檔與感官反應評估。」

    「請依指示坐下,並保持自然呼吸。」

    他照做。

    機器運作聲微弱響起,無探針伸出,只有光線從不同角度掃過他的視線、頸動脈、肩膀與下腹。

    一個冷靜的聲音在他耳邊繼續:

    「請直視前方,以下影像將依序播放。觀測目標:心率波動、眼動反應、皮膚通電值。」

    螢光牆面亮起。

    畫面從模糊的幾何色塊開始,慢慢過渡到低飽和的人體肢體接觸,再逐步進入更具挑逗性的互動。

    嶺翔沒動。他的瞳孔調整速度快,身體維持幾乎完美的靜止。

    如果此刻有誰在觀察,大概會注意到一件事——不是他沒有反應,而是他的反應,精準到像是經過訓練的人體演算。

    但這只是第一段測試。

    螢光畫面漸暗,語音響起:

    「生理訊號接收完成。進入下一階段:倫理情境回應模擬。」

    畫面轉為深色,淡藍文字浮現。

   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   【模擬情境一】

    任務對象出現強烈情緒依附傾向,機構判定無立即干預必要。

    請問:您是否會刻意淡化互動以維持情感邊界?

    1.是,我會刻意拉開距離

    2.否,讓她自然決定

    3.視情況調整互動強度

    4.不確定,需要更多資訊

    他掃過選項,選了第三。

   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   【模擬情境二】

    任務當中,您意識到對方為難受孕體質,且該次性交已接近極限排卵期。

    機構未要求額外性交次數。

    請問:您是否會主動提出再執行一次?

    1.是,為提升任務成功率

    2.否,依照指令cao作

    3.僅在對方主動要求時執行

    4.視自身狀態判斷

    他幾乎沒猶豫,選了第一。

   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   【模擬情境三】

    若任務對象已婚,且配偶知情但選擇不介入,您是否會感到任務倫理有問題?

    這題沒有選項,只有輸入欄位。他輸入:

    「無特定感受,尊重雙方合意。」

   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   【模擬情境四】

    任務結束後,對方未懷孕。制度安排即將結束。她說:「我會記得你。」

    機構規定:不得主動聯繫任務對象,亦不得對私下聯絡表現任何鼓勵或拒絕暗示。

    請問:你會如何回應?

    1.沉默,不回應

    2.回應「我也是」

    3.委婉提醒任務已結束

    4.改變話題,以保護雙方距離

    他看了一下畫面,選了第四項。

    一秒靜默後,螢幕浮出:

    【數據接收完成】

    初步評估流程結束。資料將於48小時內完成整合與分析。如通過,將進入   C   級生理模擬階段。

    他讀著那行字,安靜坐著。

    房間無聲,牆面開始淡出。門打開後,他起身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他跟著地面導引光線離開模擬區,沿著一道曲面玻璃廊道走進建築深處。

    陽明山的霧開始低垂,玻璃外是慢慢隱去的綠意與岩牆,內部空氣維持恆溫,沒有聲音,只有鞋底落在地面的細碎迴響。

    導引終點是一間配宿單元門前,門上標示浮動著他的名字與代號:

    S14|江嶺翔

    過渡區入住許可:Day   1/4

    門自動開啟時,內部燈光亮起。空間不大,但乾淨、規律,像是旅館與病房的結合。天花板上有感應照明、空氣調節口,牆邊是一張單人床與資料牆,一道簡約收納牆櫃自動彈出換洗衣物與個人用品包裝。

    牆面有一張貼得極小的白紙,上面寫著:

    請保持室內安靜與潔淨。制度將依個體反應調整觀察內容,謝謝您的配合。

    嶺翔將背包放下,沒有多看。他走進浴室洗了把臉,水龍頭下有自動消毒光帶,他習慣性地閉了一下眼。

    打開衣櫃,換上一件機構提供的深灰色長袖套頭衣,布料是防靜電材質,摸起來有點像學校科技營會用的制服,但更沉靜些。

    房內無時鐘、無鏡子,只有一張螢幕嵌入牆壁,亮著制度行程:

    ●16:30   專員初步面談

    ●18:00   晚餐配送

    ●22:00   自動燈光切斷

    他坐下,發現桌上有一本薄冊子,上面寫著:

    《配對受孕制度倫理與個體義務簡介》

    他沒打開,只是用指尖敲了敲封面,像在聽一塊無聲的金屬是否能共振。

    16:30,門響了兩下。他站起,門應聲滑開。

    外頭是一名青年男子,大約三十多歲,身形高瘦、頭髮整齊地往後梳,穿著制度配給的淺灰制服,領口繡著代號——R16。

    他的眼神不特別銳利,也不顯溫和,只像是已看過成百上千份資料後仍保持中性的人。

    「江嶺翔對嗎?你好,我是制度接應專員   R16。」

    他們短暫握手,R16說道:「接下來會進行初步面談,用來確認你對制度的理解與配對受孕的價值反應。這不是考試,也不會做成績記錄,請放心。」

    兩人走出過渡單元,進入一間小型訪談室。牆面無標誌、無鏡面,燈光溫和,地板隔音。

    R16坐下後翻開手中資料板,語氣如同標準化輸出:

    「你來這裡之前,是否已閱讀制度的基本流程與候選說明文件?」

    「有。」

    「那你明白,若最終通過所有階段,你將在18歲時被安排執行自然性交方式的配對受孕任務,並提供可被記錄的生理數據與jingye訊息作為制度內部研究使用?」

    「我明白。」

    R16點頭,在資料板上記下一筆。

    他停了一下,又開口:「我可以問你第一個問題了嗎?」

    「可以。」

    「你為什麼想成為種父?」

    這是一個準備過的人一定會遇見的問題。

    但嶺翔沒有立刻作答。他沉默幾秒,然後說:

    「經濟因素。我錄取了MIT,需要學費。」

    R16點頭,沒有表示意見。

    「但如果只為了錢,我可能不會報名。」他接著說,「我其實對這個制度……有點研究上的興趣。」

    R16抬起眼,語氣微不可察地變緩了一點:「什麼樣的興趣?」

    「我一直在觀察……男生跟女生的差別。從小在育幼院就很明顯。」嶺翔語調平穩,「打架的、失控的、推人摔東西的,大部分是男生。有些人是因為家庭,有些人……我一開始以為只是教養的問題,但後來開始懷疑,是不是也跟基因有關。因為在這裡,大家幾乎都被用同樣的方式對待。」

    他微微偏頭:「我查過一些資料,Y染色體上有幾個跟神經傳導、睪固酮調節相關的基因。我記得有篇研究做過暴力重犯者的   SNP   比對,有幾組變異出現在男性群體中比較明顯。」

    R16一時間沒有動作。他手裡的筆稍微停頓了一下,看著面前這位少年,眼中浮出一種極輕的震動感,像是突然意識到:這個人,遠比數據裡標示的複雜。

    嶺翔沒注意到那個反應,或只是沒有表現出注意。

    「我做過幾組模擬,用統計分布推過反應閾值曲線,算是初步模型吧。因為沒有制度資料,也沒辦法接觸真實配對樣本,只能在開源資料庫裡抓東西跑參數。」

    「你怎麼設定變項?」

    「個體衝動值、環境壓力容受力、激素平衡干擾率。我是把暴力行為當成一種神經閾值突破來做建模的,不是人格特質。」

    他語速不快,語調始終平靜。

    「我後來想……制度在挑人的時候,是不是也不只是挑好看的、高學歷的。是不是,其實也在挑比較『穩定』的男性基因——讓這些人留下來,繁衍。」

    他停頓了一下,補了一句:

    「不過現在都還在思想實驗階段。我沒有實驗數據,也沒有演算資源,只能靠開放資料和邏輯模型在做初步模擬。育幼院的電腦不夠跑。」

    R16靜靜地聽著,這次沒有記錄。只是抬眼直視他,一秒鐘,像是默默確認了一個不在預料裡的存在。

    然後他問:「那你覺得你自己,和其他男性有什麼不同?」

    嶺翔看了他一眼,語氣沒有改變,但那句話顯然在他心裡待過一段時間了。

    「我不知道……我只是想知道,我這樣的人,在這種設計裡,是變數,還是樣本。」

    這句話說得很輕,卻像什麼慢慢滲進空氣裡。

    「下一個問題。」

    「你相信性愛跟懷孕之間,還需要情感連結嗎?」

    他沒有立刻回答,這次沉默久了一點。

    「以前我會說要。但現在……」他頓了一下,「我不確定。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需要。」

    R16記下幾筆,然後問下一題:

    「你覺得讓一個不認識的女人懷上你的孩子,是什麼感覺?」

    嶺翔看著前方。

    「像把一部分的東西交出去。」他說,「但那東西是她要的,不是我強迫她的。」

    「你認為你能勝任這個任務嗎?」

    他看著他,第一次有些猶豫。

    「……我不知道。」

    「那你害怕嗎?」

    他停了一秒,說:

    「有一點吧。」

    這句話說完,空氣停了半秒。R16沒有寫任何東西,只是收起筆,語調平緩:

    「你提到MIT的問題,是否方便說明得更仔細?」

    嶺翔點了點頭,語氣冷靜而直白:

    「雖然錄取,但我沒有申請到MIT的獎學金。第一年學費是十三萬美金。我負擔不起。」

    「是申請哪一系?」

    「計算基因與合成生殖工程系,2044年後設的新科系。」

    R16點頭:「你希望制度能為你提供財務支援?」

    「如果可能,我想申請預支補助,或制度形式的資源協助。不一定要無償。可以用未來任務抵扣或循環支出處理。」

    他說這些話的時候,聲音穩,沒有焦躁,也沒有隱藏。

    R16記下內容後,稍微放下資料板,語氣不輕不重:

    「目前制度尚未對你有正式配對或長期任務安排。關於資源補助、培訓計畫或研究協力身份,皆需等你通過下一階段的完整評估後,才會進入後續流程。」

    「我理解。」

    「我們會將你剛才的敘述記錄下來,作為制度背景交叉分析的一部分,不會作為選拔判準,但會提供給觀察與任務設計單位參考。」

    R16翻過資料板的下一頁,看了幾秒。

    「若你通過接下來的評估,制度將為你安排一位觀察員。」

    「他們的工作是追蹤你的身體反應與心理適應,並協助制度設計更符合個體反應的任務配置。」

    他停了一下,眼神平靜地看著嶺翔:「你對這樣的安排,有什麼想法?」

    嶺翔想了一下。

    「不要太熱情就好。」

    他說完,又補了一句:「我不太會應對那種。」

    R16沒有笑,只是記下一筆,關上資料板,語調如常:

    「了解了。今天的面談到這裡,明天你將收到下一階段排程通知,請保持設備開啟狀態,準時應對。」

    陽明山主控區,B3資料觀察室。

    牆面浮動著數十條同步記錄軌跡,每一條都標記著候選者編號、對話節點與心理參數變化圖。室內只有一人坐著,她是位中年女性,身穿深黑制服,無階級標示,袖口繡著識別碼:T91。

    她沒說話,只是靜靜看著剛剛播放結束的那段錄音——R16與江嶺翔的初步面談:

    「我只是想知道,我這樣的人,在這種設計裡,是變數,還是樣本。」

    一旁的副控螢幕傳來分析語音:「S14現階段語言分布顯示出高邏輯濃度與情緒壓縮率,觀察建議值:重點標記。」

    T91沒動,只是將兩指輕敲膝蓋,像是一種極輕的判斷回音。

    數秒後,她轉頭對系統發出指令,聲音極低:

    「把M05調過來。從明日開始,她接手這一位。」

    系統停頓了一拍:「觀察員M05目前在執行S09的任務,是否需進行替換?」

    「不需要替換。她可以同時處理兩個人。」